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最新数据和分析 > 正文内容

长治合理组织生产 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4-10-29 10:51 来源: 长治市统计局


山西作为全国最大的产煤省份之一,承担着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根据山西省政府发布的工作计划,2024年山西省煤炭产量将达到13亿吨左右,这是山西煤炭产量经过七年增长后首次主动减产,标志着山西煤炭产业从过去的资源型快速增长向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和决心。长治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合理组织企业稳产稳供,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煤炭生产平稳,产量增速逐季向好

前三季度,长治规上工业原煤产量累计12224.7万吨,同比下降4.8%,较全省降幅收窄3.4个百分点,较二季度回升4.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升8.3个百分点(如图1)。

分月看,原煤生产平稳。上半年,规上原煤月度产量基本保持在1300-1400万吨,同比增速逐月回升;6月份年度过半,原煤产量1501.2万吨,较同期减少16万吨,创今年以来月度首高,同比增速收窄至-1.4%;进入三季度,煤炭生产持续发力,规上原煤产量基本保持在1480-1500万吨,连续三个月较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如图2)。

9月份,长治规上原煤产量1481.7万吨,连续四个月在全省排位第三;当月同比增速1.1%,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同比增速高于全省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

二、紧抓发展机遇,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煤矿生产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水害、火灾、瓦斯、冲击地压、粉尘等灾害,这些灾害一直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和煤矿的安全生产,而且传统煤炭企业用人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也是摆在企业面前的突出问题。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改变煤矿粗放型生产方式,实现“减人、提效、增安”的目的。长治市紧抓发展机遇,积极谋划研究,强化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和指导协调,在多个工作方案中积极推动煤矿智能化发展进程,并于2023年9月成立了《长治市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专班》加快推进。

通过长期谋划筹备,各方共同努力,因地制宜推动长治煤矿加快智能化建设改造取得明显成效。据资料显示,在首批煤矿智能化建设带动下,截至目前长治已有15座煤矿通过等级评定,全市绿色开采煤矿数量达到22座,完成智能化矿井建设17座,智能化采掘面215个。2022年经国家煤炭工业协会评审,全市87座煤矿达到特级安全高效矿井标准,煤矿先进产能占比达93.88%。

三、建议

煤炭是我国当前的主体能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压舱石”的作用,特别是在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煤炭行业通过智能化升级,有效提升煤炭保供能力,确保能源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5月21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对下一阶段重点建设任务作出了系统部署,结合我市建设情况,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尽早规划。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入加快发展、纵深推进的新阶段,正由示范建设转向规模推广,《通知》中对推进新建煤矿、在建煤矿和生产煤矿的智能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长治在建煤矿4座,联合试运转煤矿1座,对在建矿和新建矿要尽早规划,及时增设智能化建设方案,按智能化标准设计建设,力争在竣工验收投产前完成智能化建设。

2、持续推进生产煤矿智能化建设。煤矿智能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市煤矿智能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上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建设进展不平衡、基础不稳固、常态化运行水平低等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由采掘工作面为重点向全矿井智能化转变,提升煤炭产业整体智能化水平,逐步实现煤炭安全、高效、智能开采。

3、加快煤矿智能化人才队伍建设。煤矿智能化建设需要复合型、专业化技术人才作保障,企业通过举办煤矿智能化人才培训班提高相关人员的理论和操作水平,组织煤矿智能化建设劳动竞赛和技能大赛,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工作学习知识、钻研业务,同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设备厂商等积极开展跨界合作,让有技术有能力的人员及早参与,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矿井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需求。


长治市统计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2024989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58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87号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