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最新数据和分析 > 正文内容

2023年长治市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2024-04-16 10:37 来源: 长治市统计局


2023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大力实施加快农业生产的各项举措,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市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农业生产总体情况稳定趋好

2023年,长治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0.4亿元,增长5.0%。其中,农业产值86.7亿元,增长5.2%;林业产值15.7亿元,增长-3.1%;牧业产值49.2亿元,增长8.0%;渔业产值0.9亿元,增长3.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活动产值 7.9亿元,增长2.4%。

(一)粮食产量连续4年增产

长治市委、市政府坚决扛牢稳粮保供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关于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工作的部署要求,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推进粮食生产扩面积稳产量。2023年,市级财政支持粮食生产资金达到2000万元。 长治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2020-2023年粮食产量连续4年增产。2023年年,长治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三项指标均实现增长,圆满实现了扩面积、提单产、夺丰收的预期目标,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稳定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打下坚实基础。

(一)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2023年,长治市严格实施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发展,持续推进整改复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86.2万亩,较上年增加2.5万亩,增长0.7%。

(二)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增长。2023年,长治粮食总产量125.2万吨,增长0.8%。其中,夏粮总产量1.9万吨,增长2.3%。秋粮总产量123.3万吨,增长0.8%。玉米总产量110.9万吨,增长0.4%。谷子总产量4.5万吨,增长16. 3%。高粱总产量3.3万吨,增长1.7%。大豆总产量1.6万吨增长9.3%。

(三)粮食单产稳定提升。2023年,长治气候条件好于常年,粮食单产324.16公斤/亩,较上年增加0.55公斤/亩,增长0.2%。各主要粮食品种单产均有增长,小麦单产310.5公斤/亩,增长0.5%。玉米单产343.6公斤/亩,增长0.2%。谷子单产180.9公斤/亩,增长1.2%。高粱单产323.4公斤/亩,增长6.0%。

(二)蔬菜产量小幅增加

长治市2023年四季度蔬菜播种面积40.4万亩,比上年减少4.6万亩,下降10. 2%;蔬菜产量112.8万吨,比去年增加2.9万吨,增长2.7%。蔬菜种植分品种主要是白菜类、瓜菜类、茄果类,分别占全市蔬菜总量的15.7%、17.8%、42.9%。其中大白菜占白菜类总量的64.3%,西葫芦占瓜菜类总量的57.8%,黄瓜占瓜菜类总量的38.8%。辣椒占茄果类总量42.7%,西红柿占茄果类总量的51.8%。

蔬菜面积减少主要是因为屯留区县 “麟绛红”辣椒种植面积减少7万余亩。该区从2018年起连续三年大力发展辣椒产业,倡导“麟绛红”辣椒规模种植,高峰时基本村村种辣椒。但由于政策补贴、种植技术、种植成本、收购价格等因素,辣椒种植利润不断被压缩,2023年很多原有的种植户改种玉米、西瓜,致使全区乃至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下降。   

蔬菜产量增长的原因是其他各县区蔬菜产业发展良好,长子县政府加大对设施蔬菜的补贴力度,极大地调动了种植户的热情,全县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增长明显;襄垣县候堡镇、虒亭镇、西营镇、善福镇扩大蔬菜种植规模,新增四千亩青椒、西红柿和西葫芦。

(三)牧业生产平稳增长

2023年,长治市坚持“强弱项、补短板”,积极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长治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猪、牛、羊、禽各畜种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主要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

1、生猪存栏小幅增长,出栏呈增长态势

2023年四季度末,长治市生猪存栏62.0万头,同比增长0.3%,其中能繁母猪存栏5.4万头,同比增长1.8%。全年生猪出栏105.2万头,同比增长6.0%;猪肉产量8.2万吨,同比增长7.3%。

生猪出栏增长主要得益于生猪的规模化养殖,尽管生猪养殖效益持续低迷,但是大型养殖场仍保持较高产能。另外,生猪养殖人工、饲料成本较高,生猪出栏价格较低,加快出栏节奏可以有效节约成本,这也是出栏增长的原因。

2、肉牛奶牛存、出栏稳定增长

近年来,长治市充分发挥山地丘陵区域广、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屯留区、沁源县、沁县、武乡县、潞城区、潞州区为养殖重点县区,大力推进5万头肉牛奶牛养殖基地建设。肉牛、奶牛产业得到较大发展。2023年四季度末,长治市牛存栏5.2万头,同比增长8.9%。全年牛出栏3.5万头,同比增长10.9%。

3、羊存、出栏稳中有进

近年来,长治以沁源乾和源、郭氏食品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以沁源县、武乡县、长子县、屯留区、襄垣县、黎城县、平顺县、壶关县为肉羊养殖重点县区,大力推进3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建设。2023年四季度末,长治市羊存栏71.3万只,同比增长7.3%;羊出栏35.8万只,同比增长7.0%。

4、家禽存栏小幅下降、出栏稳定增长

2023年四季度末,长治市家禽存栏2061.9万只,同比下降1.9%,其中活鸡存栏2058.7万只,同比增长0.1%。活鸡中肉鸡存栏905.3万只,同比下降6.4%;蛋鸡存栏1153.4万只,同比增长6.0%。全年家禽出栏3741.0万只,同比增长7.7%。沁县潞宝金和生养殖屠宰厂2023年一季度起一直没有补拦,导致肉鸡存栏下降较多。

二、农产品价格情况

(一)蔬菜价格整体偏高

2023年,长治市蔬菜价格与上年一样,菜价整体偏高,尤其是上半年,大部分蔬菜平均价格高于上年同期, 6月下旬长治市整体菜价较上年同期涨幅大致在40%—70%之间。下半年蔬菜价格虽继续高位运行,但较之上年同期的高价位,菜品价格则是有高有低。12月下旬,西葫芦一级批发价2.6元/公斤,低于去年同期的4.4元/公斤;青椒5.4元/公斤,低于去年6.6元/公斤的水平;西红柿价格7.6元/公斤,高于去年同期5.4元/公斤的水平;黄瓜价格6元/公斤,高于去年同期4元/公斤的水平。

(二)畜产品价格波动明显

2023年长治市生猪收购价格整体较低,2月初生猪收购价低至13.5元/公斤,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个小高峰,最高收购价为16.0元/公斤,5月后价格趋于平稳,基本维持在14—15元/公斤, 8月——10月,生猪收购价迎来全年第二个小高峰,8月初达到全年的最高峰17.5元/公斤,之后波动下降,12月上旬生猪价格降至本年最低价12.9元/公斤,12月下旬生猪价格在13.8元/公斤左右,低于上年同期16.8元/公斤的水平。

(三)鸡蛋价格持续高价

全年鸡蛋价格持续去年高位运行态势,整体价格相对偏高。纵观全年蛋价走势,一三季度平均价格高于去年同期,二四季度平均价格低于去年同期。最低价在7月份左右,约为8.6元/公斤,最高价在9月份左右,约为11.8元/公斤。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民靠农业增收难度加大。种粮是大部分农民在农业上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自然生长规律制约,每亩耕地的产出收益是存在上限的,由于农民拥有的耕地数量有限,即使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大家种地所能取得的收益也是有限的。加之近年来,农资价格持续走高,增大了农业投入成本,冲抵了部分国家补贴和减负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利好,农民很难从农业生产中取得更多收益。

二是畜禽产品价格波动过大不利于畜牧业稳定。全市生猪、家禽等畜禽产品价格呈现波动大、周期短等特点,不利于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2022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低迷,下半年却一路高涨至价格翻倍,2022年10月份之后,生猪价格又开始回落,2023年上半年生猪总体收购价格又回落至2022年上半年的水平,2023年8月虽然短期上涨,随后又继续下降,价格的起落致使养殖户无法持续获取稳定收益,减弱了养殖户扩大生产的动力。

三是农业政策制定尚欠周全。各县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生产,政府出台政策加强引导,但因政策出台缺乏长远的全面的考虑,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就再难推行。前些年,屯留区大力推行“麟绛红”辣椒种植,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因利润逐年降低和其他因素,今年以来,原有的种植户被迫改种其他作物。

四、几点建议

一是鼓励农民多种渠道增加收入

在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全方位,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引导农民通过务工、就地就近就业等形式获得的收入;通过农村土地、房屋和林权等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的转让和挂靠获得的收入;通过经营农产品加工、养殖、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等经营活动获得经营收入等。

二是搞好农业信息服务

有关部门应针对农业生产的重点环节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积极开展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供求信息,提升农民应对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产品市场容量、供需状况、价格趋势等市场预测,指导农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

三是农业政策制度要系统全面

制定农业政策时,既要因地制宜发展,又要兼顾农民个人利益。政策制定前,有关部门应开展对农产品市场前景、经济效益的前期调查和市场预测。既要引导农业规模化发展,又要充分预见规模化后产能,并提前制定相应的销售计划,深加工计划等。要有长远的统筹规划,更要关注发展过程;要有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判,提出解决方案,更要有应对突发问题的应急处理机制。推进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进农民增收,政策制定一定要防止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出现,农业政策一定要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合理推行。

                               

                              


长治市统计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2024989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58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87号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