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由于多重利好叠加,煤企已呈做大之势。
一、国际环境利好。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影响,国际煤价高位运行(见图1)。查阅海关进出口相关数据不难发现自2021年3月起煤炭进口贸易同比指数已呈上涨态势至今(见表1)。
1)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以2020年定基(100)。
图1:煤炭进口贸易同比指数
1)图示以2020年定基(100),根据表1数据加工整理.
二、国内环境利好。受国内能源结构转型叠加煤炭进口刚需影响,国内煤价近三年随势上行(见图2)。
查阅中国煤炭网CCTD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2020年5月初5500大卡的动力煤价格为475元/吨,短短7个月后就已飙升至996元/吨,增幅高达110%;到2021年10月中旬时实际交易价格更是突破2500元/吨,创历年新高,短时高位运行后快速下跌;时至2022年1月依然保持1032元/吨。随着多轮政策调控,几番上演价格“过山车”现象,截止2023年9月下旬高位震荡保持在1000元/吨上下浮动。其它煤种煤品趋势亦然、大同小异,期间相关部门为抑制投机、稳定市场,曾几度停止发布相关指数。可见煤价对经济生活影响之巨。
图2:CCTD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
三、资本利好。煤炭作为基础能源占全国消费总量的56%,其在能耗领域的垄断地位使其在定价权方面享有绝对话语权,借着国际大宗商品涨价与国内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煤价上涨为行业带来巨大红利。受此利好各路金融资本纷纷进入该领域。
而事实上金融资本并不创造价值,只是对财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和再分配,也正因为它是一种转移,特别是当它涉及未来财富的转移时,市场的预期就显的尤为重要,当所有金融资本都认为煤炭这种金融化的物品可以赚钱时,它的价格就一定会被市场的预期抬高。
以长治市为例。
2020年煤炭行业(不含纯煤炭经销)纯利润只有36.5亿,时隔两年则达531.5亿,年均增速高达281.6%。三年间煤炭行业资产总量净增389.3亿、所有者权益总量净增578.6亿,净资产的快速增加使其资产负债结构趋于优化,行业整体呈做大之势(见表2)。
1)根据中国煤炭网相关数据加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