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长治市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有效统筹疫情防控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克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房地产市场波动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克难求进,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6.0亿元,同比增长1.2%。
一、长治市建筑业运行主要特点
(一)建筑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
从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依然占据绝对主体地位。2022年,完成建筑工程产值303.2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93.0%,同比增长5.1%;安装工程产值15.5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4.8%,同比增长30.3%;其他产值7.3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2.2%。
从行业看,建筑业市场仍然以房屋建筑为主。建筑业市场的四大行业中,房屋建筑业完成的产值达236.1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72.4%,其中住宅房屋建筑完成的产值为227.8亿元,占房屋建筑业比重高达96.5%。其次,土木工程建筑业完成的产值为78.3亿元,占全部总产值24.0%,建筑安装业完成的产值为4.2亿元,占总产值比重为1.3%,装饰装修业完成的产值为7.4亿,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2.3%。
从资质等级看,特级企业有1家,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8.8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8.0%;二级资质建筑业企业9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1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2.1%。
(二)新签合同额增长较快
新签合同额是决定企业未来建筑业产值规模的先行指标,能为建筑业企业整体发展提供持续性保障。2022年,我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677.1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206.8亿元,同比下降4.3%;本年新签合同额470.3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去年快16.8个百分点。本年新签合同额占全部签订合同额的69.5%。
(三)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发挥支撑作用
2022年,我市在库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18家,占全部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数比重4.4%,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9.6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高于全部建筑业企业 12.9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部建筑业产值比重67.4%,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签订合同额491.6亿元,增长5.9%,增速低于全部建筑业企业(6.2%)0.3个百分点,占全市合同额的72.6%;从事建筑业活动的平均人数41462人,增长17.5%;完成房屋施工面积2162.0万平方米,增长4.6%,占全市的79.0%。
二、建筑业发展存在问题
2022年我市建筑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但在产业规模上及发展质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筑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我市建筑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不大、资质不高。目前我市409家资质内建筑企业中,三级及以下资质的企业有303家,占全市建筑业企业总量的74.1%,完成的产值仅占全市的18.8%。受限于资质等级不高,一些中小企业承揽项目机会较小,只能承接一些小工程,很多中小建筑企业走得不远、发展不快。能走出去的大企业数量有限,建筑业整体竞争力不够强。2022年,我市在库建筑企业在外省完成产值21.5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6.7%,比去年下降1.2个百分点。
(二)用工结构性短缺凸显。2022年我市资质内建筑企业年末从业人员为53486人,同比下降2.2%。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为8228人,同比下降11.9%,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5.4%,较去年回落1.7个百分点。据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显示,409家建筑企业中58.4%的建筑企业存在“招工难”的问题。企业招工过程中,最缺乏的人员类型是高级技工、普通技工和经营管理人员,分别占比31.5%、23.7%、16.1%。建筑行业人员临时性和流动性大,企业不愿意为培养技术工人投入合理的成本,导致技术熟练工人供求关系的失衡。同时,二、三级施工企业各项人才保障措施相对匮乏,引进的人才难以获得进一步自我提高和发展空间,也会造成人才流失。
(三)建筑业企业流动资金存在压力。从生产经营景气情况表的调查结果来看,有工作量的360家建筑企业中,有90家存在不同程度资金周转紧张的情况。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钢铁、水泥、黄沙等建材价格偏高,人员工资逐渐攀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盈利空间被压缩。另一方面,建筑业企业经营过程中垫资现象比较普遍。在90家资金周转紧张的企业中,有63家反映资金回笼慢的问题,导致企业资金链比较脆弱,容易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再加上近两年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商品房去化周期长,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建筑企业的资金压力。
(四)建筑业企业县域发展不平衡。受区域位置、交通、市场、等因素影响,目前,全市建筑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潞州区。从企业数量看,全市409家建筑企业中,有309家集中在潞州区,占全市企业总量的75.6%。从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看,潞州区和屯留潞州区完成的产值264.2元,占全市的81.0%。屯留区完成总产值39.5亿元,占全市的12.1%,其他10个县区的产值占全市的6.9%。从同比增速看,沁县、潞城区、襄垣县、黎城县四个县的产值呈现负增长,增速最高和最低的县之间相差187个百分点。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企业创新发展引导。行业主管部门树立“扶上马、送一程”的服务理念,引导建筑业企业加快技术装备升级,提升企业在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施工能力,打造施工品牌,以质量和品牌抢占高端建筑市场。加快从单一的土建向综合施工转型,鼓励企业向构建涵盖项目策划、规划设计、整体开发、总包管理、施工建造等建筑全产业链体系发力,向与建筑业相关联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拓展,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经营业态和盈利能力。
(二)营造行业人才管理氛围。要营造“筑巢引凤、拴心留人”的人文环境。建筑业行业高端人才欠缺,不仅缺少领军企业家,还缺少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新型建筑工业化及智能建造等复合型人才。要创造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和环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优化营商与金融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监管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少跑腿、少填表、少做无用功。主管部门因企施策,切实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推动银企合作,拓展建筑业企业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可对经营状况好、信誉佳的建筑企业给予信贷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免担保、免抵押的信用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