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治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动消费市场有序恢复,商品零售和餐饮等服务消费平稳回升,全市消费品市场整体呈现恢复态势。
一、市场运行特点
(一)消费市场持续恢复,限上零售额平稳增长
在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影响下,1-2月全市限上零售额实现32.0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较2022年底(5.2%)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2月当月全市限上零售额实现14.2亿元,同比增长14.6%,扭转了2022年11月以来连续两个月下降的趋势,消费需求逐步释放,市场销售有序恢复。
(二)城镇消费主导市场,乡村增速高于城镇
分地区来看,限额以上零售额绝大部分集中在城镇。1-2月全市限上城镇单位实现零售额31.3亿元,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达到97.7%,同比增长5.0%,增速较2022年底(5.4%)回落0.4个百分点;1-2月全市限上乡村单位实现零售额0.7亿元,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仅有2.3%,同比增长22.5%,增速较2022年底(-2.1%)提升24.6个百分点。
乡村增速快于城镇17.5个百分点。
(三)商品零售稳步增长,餐饮消费明显回暖
分消费形态看,随着市场供给不断优化,消费热点逐步拓展,商品零售呈现平稳增长态势,1-2月全市限上商品零售实现30.2亿元,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为94.1%,同比增长4.8%,增速较2022年底(5.0%)回落0.2个百分点;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餐饮堂食等线下消费场景有序恢复,餐饮等接触型消费较快增长,1-2月全市限上餐饮收入实现1.9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较2022年底(9.9%)提高4.8个百分点。
餐饮收入增速快于商品零售9.9个百分点。
(四)多数商品销售增长,部分热点涨势迅猛
从累计速度看,1-2月全市在统的二十类零售类值中,呈现出十四增六降的情形,其中达到两位数增长的商品有八类;从当月速度看,2月全市在统的二十类零售类值中,呈现出十五增五降的情形,其中达到两位数增长的商品有十二类。
1、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快速增长。由于出行恢复带动及成品油价格上涨等原因对全市石油类消费正向拉动明显,1-2月全市限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6.2亿元,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达到19.5%,同比增长28.4%,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4.5个百分点,为1-2月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2、居住类商品涨势良好。随着全市房地产销售的稳定复苏,居住类商品销售加快改善。1-2月全市限上家电类商品同比增长14.6%,家具类商品同比增长14.1%。
3、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在市场供给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居民对绿色消费、品质化消费的需求逐步增加。1-2月全市限上新能源汽车类商品同比增长107.0%,金银珠宝类商品同比增长31.8%,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同比增长14.0%,增速明显高于限上零售额增速。
(五)新入库企业拉动作用明显
限上企业作为消费品市场的中坚力量,一直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在整个市场形成了示范效应。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不断加大对各类小微贸易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在企业“小升规”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用好各项扶持政策,积极扶持初创期和成长性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小型企业上规模、中型企业上层次。去年年底至今年2月份以来,全市共有204家批零住餐单位(含个体户)达限申报入库,有效地为全市消费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1-2月全市新入库批零住餐单位实现零售额1.8亿元,同比增长72.7%,比1-2月限上零售额增速(5.3%)高67.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2.5个百分点。
二、市场运行需关注的问题
(一)汽车消费下降,市场增长拉动力单一
受购置税补贴政策退出影响,汽车消费市场不振。1-2月,全市限上汽车类商品零售下降3.5%,下拉全市限上零售额1.2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占全市限上零售额比重达到35%以上,对整个消费市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增速下滑今后需密切关注。
当前消费复苏主要靠石油零售拉动。1-2月,全市限上石油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8.4%,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4.5个百分点,对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5%,如剔除石油后限上消费仅增长0.9%,距恢复至正常水平仍有差距。
(二)县区市场发展差距大,主城区增长乏力
从数据上看, 1-2月限上零售额增速最高的县区和最低的县区相差19.4个百分点,差距较大;另外,1-2月占全市限上消费比重达到76.4%的潞州区限上零售额仅增长2.3%,对全市限上消费增长的贡献率仅有33.5%,对全市消费增长的拉动力不足。
(三)网络销售小幅下降,市场份额微乎其微
1-2月,全市限上批零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0.2亿元,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仅有0.8%,同比下降4.3%。全市网络销售占比小,贡献低,与省外发达地区仍有较大的差距。
(四)批发行业持续下滑,重点企业亟需关注
2022年下半年以后,受煤炭市场波动等多方因素影响,批发业持续下降,8、9、10、11连续四个月全市限上批发业销售额负增长,分别下降13.5、2.5、25.3和22.5个百分点,今年1-2月延续下降势头,全市限上批发业销售额下降4.6%。另外,根据调研情况显示,部分大型煤炭销售企业由于自身经营及市场因素影响等原因预计2023年销售额将大幅减少;个别煤炭销售企业今年煤炭批发业务将停止。重点批发企业销售业务的萎缩和停止,将严重影响全市批发行业的发展。
三、市场运行建议
(一)聚焦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一是关注消费群体结构变化,培育新兴消费热点,促进个性消费、绿色商品消费、休闲养老消费等的快速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消费转型升级,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下产业融合的意识,积极寻找线上市场发展新的着陆点和促进点;三是进一步抓好促消费系列活动,因地制宜,重点围绕本地特色消费,引导商贸企业积极参与,结合政府消费券的发放,真实让利消费者,促进消费增长。
(二)以点带面,发挥主城区引领作用
立足主城区的消费主阵地定位,以品质引领、环境集聚、人气拉动,打造宜购商贸中心。充分发挥主城区区位优势,千方百计吸引外来消费、激活本地消费,让市场活起来、消费旺起来、商业兴起来。丰富消费供给,加快区域商圈扩容升级,擦亮消费新名片。释放消费潜力,深入开展餐饮、汽车、家电等促消费活动,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活力。
(三)数字引领,推动发展电子商务
各类商贸流通企业需进一步审视自身所处行业,融入和布局线上市场,政府部门需引导企业迈步走向转型升级之路,提升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能力,给企业创造拓展线上业务宽松良好的环境,并加大企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四)及时把脉,增强服务企业能力
以入企服务为契机,深入企业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经营中的瓶颈和难题。加大走访企业力度,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给予专项指导,充分落实好服务企业发展相关政策,进一步增强服务企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