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治上下积极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稳经济、促消费政策措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进入5月以来,长治市以发放数字消费券为主要手段,多措并举,统筹推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有效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提升与潜力释放,取得了明显的市场效应。
一、消费市场运行特点
(一)消费市场承压前行,当季增速出现回落
2022年,长治市受到多轮新冠疫情冲击,消费市场承压前行,在促消费政策和防控政策优化落实双重因素推动下,消费市场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发展良好。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63.7亿元, 同比下降0.5%,比全国(-0.2%)低0.3个百分点,比全省(-2.4%)高1.9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和三季度长治市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弱,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当季社零总额增速分别增长2.4%和4.1%,二季度和四季度为长治市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时期,当季社零总额均下降4.2%,四季度增速较三季度回落了8.3个百分点。
1-12月长治市限上零售额实现192.1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受疫情影响严重的4月、11月、12月限上零售额分别下降7.6%、3.9%和1.5%。
(二)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城镇市场占据主导
2022年长治市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38.7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81.2%,增速同比下降0.5%;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25亿元,同比下降0.7%,比城镇市场低了0.2个百分点。
其中:限上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87.1亿元,占限上零售额比重为97.4%,同比增长5.4%;限上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亿元,同比下降2.1%。
(三)餐饮收入小幅下降,商品零售受冲居前
2022年长治市商品零售实现618.9亿元,同比下降0.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93.2%;全市餐饮收入实现44.9亿元,同比下降0.1%,比商品零售增速高出0.4个百分点。
其中:限上商品零售实现183.3亿元,同比增长5%;限上餐饮收入实现8.8亿元,同比增长9.9%。
(四)多数商品销售增长,部分消费热点涌现
从商品分类看,2022年全市限上单位在统的21类商品中,呈现18增3降的态势,其中12类商品增速快于或等于限上零售额增速。市县两级加快落实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通过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等多种形式开展市场促销,拉动消费效果明显。
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2022年全市限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同比增长13.8%,增速比限上零售额高8.6个百分点。进入6月以来,长治地区持续高温,气象部门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空调需求量激增,加之政府消费券的刺激推动下,使得空调及其他家电销售大幅增长,6、7月全市限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类商品分别增长43.5%和28.9%。
2、通讯器材类商品快速增长。受政府消费券利好因素和新学季开学购机影响,2022年全市限上通讯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2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比限上零售额高10.1个百分点。其中:7月当月同比增长34%,为全年增速最高月份。
3、生活必需品类消费平稳增长。2022年,全市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7.3亿元,同比增长7.3%;饮料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7亿元,同比增长5.2%;日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4亿元,同比增长18.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0.6亿元,同比增长1.6%。
4、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随着消费者环保理念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优惠、以及配套设施的逐渐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2022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实现零售额6.9亿元,增长79.5%。
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不断提高。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占限上汽车零售额比重为9.2%,占比较一季度、前半年及前三季度分别提高了3.1、2、1.2个百分点。
(五)新入库企业对全市限上消费市场贡献突出
2022年全市新入库批零住餐企业实现零售额18.8亿元,同比增长63.5%,比限上零售额增速高58.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4.0个百分点。
(六)数字消费券带动消费效果显著
5月27日起,市级及各县区陆续通过“云闪付App”正式发放零售、住餐类数字消费券,通过“建行生活App”正式发放汽车类数字消费券,覆盖行业包括商超百货、家电数码、住宿餐饮、成品油、汽车等,惠及企业(商户)超过500家。2022年,已发放资金规模超2.3亿元,其中汽车3745万元,拉动零售住餐行业消费超16亿元,带动比约7倍;实际核补新购非营运车辆1万余台,购车消费金额15亿元,带动比超40倍。
二、消费市场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大宗商品增长放缓,对消费市场支撑作用减弱
2022年,全市汽车销售市场受周边及本地区疫情多点散发、芯片供应不足、燃油价格上涨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增长缓慢,限上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5.4亿元,同比增长1.6%。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占全市限上零售额比重达到39.3%,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0.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了个5.9百分点。
(二)区县消费市场发展不平衡
1、从单位数量上看,2022年底潞州区限上单位数为508个,占全市比重达到52.8%,单位数最少的平顺县只有10个,占全市比重仅1%。
2、从零售额总量上看,潞州区做为全市商贸中心,2022年限上零售额实现153.4亿元,占全市比重高达79.9%,远高于其他县区。
3、从零售额增速上看,2022年,全市12个县区中有11个县区限上零售额增速高于全市水平,其中,武乡县增速最高达11.2%,潞州区增速全市最低,增 长4.4%。
(三)限上商贸单位经营压力大
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和自身经营等因素影响,限上商贸单位经营压力持续加大,多项指标出现下滑趋势。
从经营指标看,2022,全市962个限上商贸单位(含个体户)中,有386个单位销售额(营业额)低于去年同期,占比40.1%。
从财务指标看,2022年,826个限上商贸企业中有302个企业利润总额为负,亏损占比36.6%。
(四)电子商务发展有待加强
长治市电商发展相对薄弱,不能满足城乡居民购物需求,商品购买外流现象严重。2022年,全市限上批零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仅有1.6亿元,占限上零售额比重仅有0.8%,增长8.4%,对限上消费品市场几乎没有拉动作用。
三、市场发展几点建议
(一)巩固拓展重点领域消费,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一是继续实施汽车消费补贴政策,实施好新能源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制定更细化可操作的推广新能源汽车消费、完善二手车市场、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等措施,释放汽车消费潜力,为稳消费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瞄准农村市场刚需,鼓励开展汽车和智能家电下乡,推动品牌消费、品质消费进农村,引领引导农村消费观念更新,不断挖掘和促进农村消费市场潜力释放。
(二)深挖消费潜力,多措并举助力消费市场发展
一是继续做好消费券发放工作,精准投放,鼓励城乡居民积极消费。二是精心谋划全年促消费活动,抓住各类节庆假日契机,鼓励商贸服务企业采取打折优惠、礼券赠送、积分返利等方式,增加销售。三是将家电以旧换新等优惠活动做实做细。四是对消费市场增长有突出贡献的企业适当予以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三)抓好电子商务扶持培育,做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商贸企业传统销售模式受电商的冲击愈来愈严重,疫情期间更是表现明显。因此,一方面要助力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以实体门店为基础,电子商务为核心,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消费新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电商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并在销售运营、仓储物流、技术与人才等方面出台配套支持政策,促进企业扩大经营规模,补齐全市网络销售短板。
(四)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切实做到应统尽统
今后要继续做好达限企业入库纳统工作。对达限或接近达限的商贸企业做好筛查、监测、培育工作,采取政策倾斜、入统奖励等有效措施,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全部纳入限上企业库,为消费市场后续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