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最新数据和分析 > 正文内容

上行态势趋缓 回升仍需发力——1-10月长治市规上工业情况简析

2022-11-21 17:32 来源: 长治市统计局

今年以来,长治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和省委“五个先行”“三大任务”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高于全省(8.8%)2.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7.7个百分点其中,10月当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

(一)大行业全面增长。1-10月份,能源工业同比增长4.8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7.16%,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32.37%,上拉工业增速3.79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工业同比增长4.49%,占比为69.9%,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27.18%,上拉工业增速3.18个百分点。材料与化学工业同比增长13.2%,占比为10.34%,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4.14%,上拉工业增速1.65个百分点。消费品工业同比增长5.1%,占比为0.69%,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0.39%,上拉工业增速0.0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6.48%,占比为2.01%,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41%,上拉工业增速0.17个百分点。其他工业同比增长111.11%,占比为9.8%,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51.7%,上拉工业增速6.05个百分点。

(二)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同比增长5.19%,占比为70.69%,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31.72%,上拉工业增速3.71个百分点。制造业同比增长27.68%,高于全市工业增速15.98个百分点,高于采矿业22.49个百分点,占比为27.36%,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63.11%,上拉工业增速7.38个百分点,高于采矿业3.67个拉动点,今年以来,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一直超越采矿业,成为我市工业第一拉动主力。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2.35%,占比为1.96%,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5.17%,上拉工业增速0.61个百分点。今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一直保持较高速增长,且从8月份开始,累计增速超过制造业,在三大门类中增长最快。

(三)各县区均实现增长。1-10月份,全市12个县区全部实现正增长,7个县区实现两位数增长,且快于全市增速,分别是:屯留区同比增长23.28%,黎城县同比增长22.22%,武乡县同比增长20.25%,沁源县同比增长14.69%,潞州区同比增长14.22%,襄垣县同比增长14.12%,壶关县同比增长13.56%。            

(四)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今年以来,我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1-10月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62.95%,增速较全市工业快51.25个百分点,占比为12.8%,较2021年提高2.97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0.22%,上拉工业增速6.17个百分点。其中节能环保产业是主体产业,1-10月份同比增长118.87%,占比为9.4%,贡献率为50.56%,上拉工业增速6.2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年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1-10月份同比增长50.75%,但由于体量较小,对全市工业拉动较弱。

(五)新入库企业带动有力。1-10月份,全市新入库工业企业(包括小升规和新投产企业)149户,占当前在库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3.4%,1-10月份,新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0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2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7.49%,新增企业对全市工业的带动作用强劲有力。

(六)非煤工业表现优于煤炭工业,恢复态势明显。1-10月份,全市非煤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16%,增速较煤炭工业(4.49%)快24.6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52个百分点,高于煤炭工业5.34个拉动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2.82%,高于煤炭工业45.6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非煤工业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恢复态势明显。

(七)民营工业平稳增长。1-10月份我市共有民营企业471户,占规上企业户数比重为74.06%,增加值同比增长16.26%,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7.31%,贡献率为64.2%,上拉工业增速7.51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实现平稳增长。

(八)工业类开发区增长稳定。1-10月份,我市工业类开发区增加值同比增长18.6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4.89%,贡献率为37.01%,上拉工业增速4.33个百分点,工业类开发区增长稳定。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做到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两促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短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势趋缓,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单一,煤炭工业“压舱石”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下降面多等问题,制约着我市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势趋缓。今年以来,虽然我市规上工业保持稳定增长,但工业增势逐步趋缓,增长压力较大。

(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单一。1-10月份,我市工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比为73.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比为4.5%,生物产业占比为7.3%,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为0.9%,新能源产业占比为0.7%,新材料产业占比为7.1%,新能源汽车占比为0.1%,产业结构较单一。   

(三)煤炭工业“压舱石”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作为我市的主导产业,1-10月份煤炭工业同比增长4.49%,较前三季度回落0.49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9.9%,对工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仅为27.18%,上拉工业增速3.18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煤炭工业一直处于个位数增长,未能发挥“压舱石”作用。

(四)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多数下降。1-10月份,从产品产量看,全市重点监测的18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11种产品产量增速下降,其中下降7%以上的有:粗钢产量下降7.19%,初级形态塑料产量下降7.55%,水泥产量下降7.3%,中成药产量下降34%,饲料产量下降11.35%,原煤、焦炭、精甲醇增长缓慢,分别增长5.69%、2.73%、5.7%。

三、工作建议

下一阶段,我们要按照省委同步推动“两个转型”的要求,以产业转型为基础和载体,以数字经济转型为方向和抓手,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素质提升,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

(一)稳基础。要全面改造提升煤炭、焦化、钢铁、电力等传统产业,稳住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要继续落实好能源保供任务,保障煤炭、电力等能源稳定供应,积极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在稳价保供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产能核增,依法加快煤矿释放优质产能,切实保障能源供应各环节稳定运行和安全可靠。

(二)壮新兴。聚焦光电、现代化医药、新能源汽车、光伏制造、光伏风电发电、储能和煤层气等重点领域,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我们着力壮大新兴产业,不仅要加速经济的转型、新动能的迸发,也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从发展全局出发,从资源禀赋出发,谋划符合实际的新兴产业发展之路。

(三)抓项目。继续狠抓项目建设,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持续营造“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氛围,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加快推动新兴产业集群链式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强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吸引更多项目落户我市。


长治市统计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2024989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58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87号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