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最新数据和分析 > 正文内容

工业经济持续发力 稳步发展——1—9月长治规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22-11-02 10:23 来源: 长治市统计局

    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疫情压力,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要求部署,全面准确把握各行业脉络,采取针对性措施,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寻求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市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工业生产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稳步增长。1-9月份,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高于全国(3.9%)8.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9.7%)2.9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二)五大行业全部实现正增长。1-9月份,能源工业同比增长5.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6.94%,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33.37%,上拉工业增速4.2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工业同比增长4.98%,占比为69.49%,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27.61%,上拉工业增速3.48个百分点。材料与化学工业同比增长13.2%,占比为10.62%,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3.89%,上拉工业增速1.75个百分点。消费品工业同比增长8.29%,占比为0.71%,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0.62%,上拉工业增速0.0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6.82%,占比为2%,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43%,上拉工业增速0.18个百分点。其他工业同比增长118.7%,占比为9.74%,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50.69%,上拉工业增速6.39个百分点。

(三)采矿业和制造业拉动力强劲1-9月份,采矿业同比增长5.66%,占比为70.25%,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31.65%,上拉工业增速3.99个百分点。制造业同比增长29%,高于全市工业增速16.4个百分点,高于采矿业23.34个百分点,占比为27.78%,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63.39%,上拉工业增速7.99个百分点,高于采矿业4个拉动点,成为第一拉动主力。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1.31%,占比为1.97%,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4.96%,上拉工业增速0.62个百分点。

(四)县区发展势头良好1-9月份,全市12个县区中11个县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实现正增长。六个县区增速快于全市,分别是:黎城县同比增长23%,屯留区同比增长20.96%武乡县同比增长16.69%,潞州区同比增长14.46%,沁源县同比增长14.32%,襄垣县同比增长13.64%。六个县区增速低于全市,分别是壶关县同比增长11.8%,平顺县同比增长10.84%,上党区同比增长9.07%,潞城区同比增长7.59%,长子县同比增长7.57%,沁县同比下降0.18%。

(五)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1-9月份,我市重点监测的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累计增长6.47%,洗精煤增长8.74%,焦炭增长2.26%,发电量增长21.76%,化肥增长187.96%,有力支撑了全市工业增加值的平稳增长。

二、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劲1-9月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61.04%,占比为12.8%,贡献率为48.29%,上拉工业增速6.08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是主产业,1-9月份同比增长118.39%,增加值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3.22%。

民营工业平稳增长。1-9月份我市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7.78%民营工业实现平稳增长。

)非煤工业表现优于煤炭工业。1-9月份,我市非煤工业同比增长30.17%,高于全市工业增速17.57个百分点,高于煤炭工业25.19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0.51%,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72.39%,高于煤炭工业44.78个百分点,上拉工业增速9.12个百分点,高于煤炭工业5.64个百分点,非煤工业表现优于煤炭工业。

)非传统工业表现优于传统工业1-9月份,我市非传统工业同比增长50.85%,高于全市工业增速38.25个百分点,高于传统工业45.4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8.76%,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63.58%,高于传统工业27.15个百分点,上拉工业增速8.01个百分点,高于传统工业3.42个百分点,非传统工业表现优于传统工业。

三、目前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煤炭工业“量大增缓”1-9月份,我市煤炭工业同比增长4.98%,低于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7.62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9.49%,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27.61%,上拉工业增速3.48个百分点,“压舱石”作用未能显现。

(二)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有待提高1-9月份,我市高技术制造业同比下降1.73%,较1-8月份回落1.02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0.9%,对工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为-0.18%,下拉工业增速0.02个百分点。

四、对当前工业运行的建议

(一)持续推进煤炭行业转型发展

我市煤炭行业经过多年发展、改革、创新,已呈现出新的格局,但是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及碳达峰、碳中和的形势下,仍需不断优化煤炭生产开发布局和产能结构、系统提升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坚持大型化、基地化、集约化原则,进一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使煤炭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二)做大做强战略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务实性、前沿性、引领性于一体,对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性支撑作用。一是优化分工、一体联动。优化地区间分工为基础,有效整合资源要素,实现资源要素全区域的自由流动和自主配置;是优化环境、强化动能。建立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导向明确、驱动有力的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科研机构和骨干人才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开展突破性创新活动。


长治市统计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2024989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58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87号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