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最新数据和分析 > 正文内容

长治:统筹组织能源生产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021-11-29 10:19 来源: 长治统计局

    受煤炭保供稳价、电力迎峰度冬度夏、环保降污减排等因素影响,长治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居民生活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大局出发,序组织能源生产,为社会和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一、全市规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情况

(一)原煤产量稳步增长

煤炭市场偏紧价上涨,长治原煤生产从年初开始整体向好,稳步增长(如1)。


    9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314.41吨,同比增长4.08%,环比增长3.7%1-9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1599.39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1.2%,比2019年同期增长15.23%,两年平均增长7.34%

根据煤化程度、挥发分及粘结性不同,全市原煤分一般烟煤、无烟煤、炼焦烟煤三个品种,分品种看:

般烟煤炼焦烟煤总量八成左右产量同比快速增长。1-9一般烟煤累计产量8348.91万吨,同比增长14.73%,比2019年同期增长21.17%,两年平均增长10.08%。炼焦烟煤累计产量1425.54万吨,同比增长16.92%,比2019年同期增长11.58%,两年平均增长5.63%

无烟煤由于部分生作面搬家、地质条件限制及采可证到期等因素,累计产量同比所下降。1-9,无烟煤累计产量1824.94万吨,同比下降5.69%,比2019年同期下降4.18%,两年平均下降2.11%

(二)焦炭生产持续下滑

今年以来长治焦炭产量同比整体下滑,4月份开始负增长,各月下降幅度月扩大(如2)。

9,规上工业焦炭产量126.1吨,同比下降18.16%,较降幅扩大5.06百分点1-9规上工业焦炭产量累计1231.67吨,同比下降4.47%累计降幅较1-8月扩大1.86百分点

发电量呈W型走势

9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24.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5%,近两个季度同比首次由负转正,较2019年同期下降2.41%,两年平均下降1.21%。从月度同比增速看,两端正增长,中间徘徊负增长,总体呈W型走势(如图3)


1-9月,规上工业发电量累计238.9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6%,比1-8月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下降0.41%,两年平均下降0.21%。

分品种看,1-9月,风光电快速增长,火电降幅收窄。其中,风电同比增长46.11%,较2019年同期增长50.96%,两年平均增长22.87%;光电同比增长31.65%,两年平均增长42.11%;火电同比下降3.44%,较1-8月降幅收窄0.9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下降1.63%。

因分析

(一)煤炭供需偏紧,按需组织生产完成保供任务

受国内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和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今年传统煤炭消费需求超过预期,为确保全国煤炭稳定供应,长治煤企适时调整煤炭生产力度,确保完成保供任务。(1)年初冬季低温寒流叠加,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的用煤需求,企业有序组织生产,迎峰度冬,1-2月份规上工业原煤累计产量2378.67万吨,同比增长40.61%。(2)在我国疫情有效控制,经济快速复苏、煤炭价格高位波动、迎峰度夏需求增长、煤炭进口有限的大环境下,发改委、能源局、煤炭协会等部多次煤炭保供稳价政策,我市积极响应,加大生产度,1-8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累计1.03亿吨,较2020年提前一个月、较2019年提前2个月产量突亿吨大关。(3)对大型煤企生产运输、长协履行、存在的困难等积极开展调研;对未入库的企核实关情况,推进入库工作;1-8份已完成全年量的煤矿进行筛选,确定了保供煤矿名单;对具备核增产能条件的煤矿,确定核增产量,加快办理增手

多措并举聚合力,在省、市政府的领导下,长治煤企奉献、履责任,为保障社会民生和应对重大挑战充分发了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二)环保升级,焦炭去产能转型进程加快

焦化行业属于高污染,其生产过程极易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长治作为我省焦炭主产区、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区域,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焦化行业压减过剩产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的通知》、省工信厅等六委厅《关于做好焦化行业压减过剩产能有关工作的通知》及相关政策解读精神,先后制定了《长治市焦化行业压减过剩产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实施方案》,出台了《长治市焦化产业布局意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长治市焦化行业压减关停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

在紧锣密鼓的文件方案实施中,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焦炭去产能力度,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察反馈意见,对未关停的4.3米以下焦炉努力推进淘汰,同时不断兼并重组,产能整合,严守“三线一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扭转环境质量不利形势

(三)新旧电能相差悬殊,多能互补优势难以发挥

  治规上业发电企业44家,其中火力发电30家阳能发电10家,风力发电4家,从1-9分品种发电情况(如图4)看,发电量差异大,特殊环境难以挥互补优势。


1-9分品种发电量同比增速月度趋势如图5)


1)火力发电占主导,高煤价成本增加,影响正常发电能力

今年受紧缺高煤价影响我市主要煤发电企业煤不足,了降成本,减少机组运行时间,发电量降。30家火力发电企业中,煤发电企业14家1-9累计发电206.77亿千瓦时,占火力发电量的93.11%,比下降3.12%于迎峰度冬的来临,许多现了电荒,拉闸限电,为了保民生,国家改委、家能源局多次联合派出督导组进行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出台了系列煤电保供措施9月份,力发电20.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9%,自4月份以来,首次呈现正增长。

2)新能源发电量小,不稳定,参与电网调峰调频贡献低

上新能源发电光电两种,2021年新增光伏发电企业2家,风力发电企业1家新能源发电企业共14家发电企业总量1/3发电量只占全部发电量的7%,且全部在省内

同比增速看(如5),2月份受新增企业同期基数影响,高外,其余各月自然因素影响,基本以两位数变动相比,动幅度仍然较大。

利用风光能的发电量少、不稳定,尤其在电煤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无补充煤的不,需要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和技术水平。

点建议

(一)有形和无形之手相结合,继续推动民生经济环境持续健康发展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也是保障性能源。今年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在煤炭供需中出现了单边需求太大、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市场无形之手失灵,无法再通过供求关系规律的市场机理调节市场供需矛盾,导致煤炭价格无节制上涨,下游煤电企业联动反映,出现了电荒。政府及时伸出有形之手,对煤炭价格进行干预,促使煤炭市场短时间内回归理性,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保证了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在今后的发展中,尤其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还要直面和解决更多的能源突出问题,只有将政府和市场的有形无形之手有机结合,共同发力,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民生经济环境持续健康发展。

(二)把握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和“双碳”目标实现的机遇,加快推动能源产业绿色发展

随着全球性的能源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问题日益突出积极推进能源革命,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成为各国各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建设资源节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略选择。

作为一个重工业城市,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山西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行动方案》,在推进能源革命绿色转型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还没结束,还在进行中,我们要抓住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以及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机遇,引进先进的数字技术智能发展,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升级、工艺流程再造,用符合环保的技术和设备进行能源生产活动,让传统的产业焕发生机、绿色生产。同时,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布局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目前我市新能源技术主要包含太阳能、风能发电及氢能等,但新能源发电产量低、时空分布不均衡、不稳定、成本较高,成为其规模化应用的瓶颈,氢能技术及其应用也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所以要积极开展相关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攻关,提高新能源占比和利用效率,破除新旧能源之间的壁垒,通过多能融合互补,提高能源整体利用率,推动我市能源及相关产业升级。

(三)大力推行技术创新,加强科技目标人才队伍建设

民生、经济、环保和谐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发展,而能源的保障供给、传统能源的转型升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离不开技术和人才。我们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生产要素,在科技推动发展的今天,谁拥有了人才谁就创造世界,谁掌握了技术谁就引领世界。

在能源环境大变局的浪潮中会遇到很多挑战,必须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建设,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引进用好国内外的目标人才,全面聚集人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必须大搞技术研发创新,不仅要自己研发创新,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还要开放引进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和目标人才建设整合资源,实现后发追赶,超越先至,在民生经济环保和谐高质量发展中贡献长治力量。



长治市统计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2024989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58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87号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