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最新数据和分析 > 正文内容

长治市 “菜篮子”供应充足

2021-11-23 10:54 来源: 长治统计局


    为了推动第一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长治市出台《长治市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坚持以发展设施蔬菜和绿色蔬菜为重点,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优质高效、产销协调的产业格局,全市积极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先后打造了壶关旱地西红柿、屯留“麟绛红”尖辣等一系列特色品牌,推动全市蔬菜产业升级。


一、三季度蔬菜生产情况

(一)蔬菜生产形势良好。今年以来,全市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种植业家庭农场增多,蔬菜面积播种面积大幅增长,推动蔬菜产量增加。加之蔬菜市场需求引导,全市整体蔬菜呈现增长趋势。三季度蔬菜本季播种面积7.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2.0万亩,同比增长35.9%,前三季度采收面积28.3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0.1万亩,同比增长55.7%;蔬菜本季产量为62.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9.5万吨,同比增长45.8%。

(二)蔬菜品种丰富。蔬菜种植品种主要是叶菜、甘蓝、菜用豆、其他蔬菜(如:黄花菜)类等品种,示范带动全市蔬菜实现周年化生产和均衡供应,数量充足,满足各层次需求。其中:叶菜类本季播种面积增长192.8%。产量增长132.7%;白菜类播种面积增长60.4%,产量增长25.3%;甘蓝类播种面积增长50.9%,产量增长123.2%;根茎类播种面积增长6.6%,产量下降12.6%;瓜菜类播种面积增长16.6%。产量增长66.2%;菜用豆类本季播种面积增长187%。产量增长80%;茄果类本季播种面积增长22.5%。产量增长46.8%;葱蒜类本季播种面积增长92.8 %,产量增长55.2%;其他蔬菜播种面积增长143.6%,产量增长604.2%。

(三)种植结构继续调整。为追求高效益,部分蔬菜种植户改种效益更高的农作物品种。如:屯留区9个乡镇205个村改种植“麟绛红”尖椒3.5万亩;上党区5个乡镇利用果树之间套种蔬菜(五零菜),增加种植面积0.7万亩、由于五零菜成长期短,经济效益较好,可以重复播种,所以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襄垣县古韩镇、夏店镇、虒亭镇、善福镇等多个镇响应县政府号召, 种植青椒、西葫芦和西红柿约1.5万亩。

二、三季度全市蔬菜批发及市场价格情况

三季度,全市蔬菜产地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呈大幅上涨的趋势。9月份,蔬菜产地价格大幅上涨,不管是本地蔬菜,还是外地蔬菜,价格呈大幅上涨的趋势。因普降大雨给农业生产造成的灾害;全市蔬菜受灾面积1.5万亩左右,蔬菜供应总体不足,价格快速上涨。原因:一是部分菜田水分过多或道路受损,采收困难;二是期收获的蔬菜对蔬菜本身造成的伤害,如根部、枝干部分受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复壮;三是部分蔬菜(如辣椒)因低温,照不足,原来可以供应一段时间的相品种蔬菜提前退市四是今年以来,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拉高蔬菜种植成本;五是蔬菜收购成本和运输成本呈加大

 9月份市场蔬菜价格均大幅上涨,涨幅面超过50%。其中西红柿、芹菜、黄瓜、青椒,均价分别由8月的5.4/千克、5.0/千克、5.0元/千克和4.6/千克上涨到9月的7.2/千克、8.5/千克、8.0元/千克和10/千克。

针对蔬菜价格较高,市场供应不足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抗涝紧抓生产。二是通过各种途径发布蔬菜信息,发动经纪人、合作社联系外地蔬菜供应本地市场。三是加强蔬菜田间管理,抓好秋冬播蔬菜生产,做好蔬菜抗涝、抗病、防病工作。

三、存在问题

(一)从生产情况看,蔬菜生产面临以下困局:一是城市建设的扩张与征地,可种蔬菜土地受限,是制约蔬菜生产的瓶颈;二是农民的生产设施相对滞后,蔬菜生产受天气影响较大,依然靠天吃饭;三是农民生产意愿不稳,近年农业生产成本处于高位运行。

(二)从市场情况看,农民缺少市场预见性,易盲目跟风,品种供求失衡,风险较大。农业信息缺乏致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盲目性加大,供大于求,产生亏损,出现“菜贱伤农”让农民痛心疾首的事情;技术缺乏致使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无法预防和解决发生的病虫害和疫情,产生亏损。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导致农民向其它产业发展,降低了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四、后期蔬菜生产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多种蔬菜种植形式。鼓励农民间种、套种,大力引进棚膜栽培、节能日光温室、无土栽培等水肥一体化新型设施农业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延长产业链,从简单蔬菜生产向深加工产业升级,进一步丰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

(二)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一是强化投入品管控,推进绿色化生产。对销售和违法使用国家禁限用高毒农药违法行为要严格查处,从源头上堵住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二是培育新型产业经营主体,开展蔬菜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创新市场销售模式。推广“合作社企业加农户加电商”发展模式,推动蔬菜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站式”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三是搭建专家平台,放大人才优势,健全科技人才培育体系,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进行专项精准培训;围绕良种良法、农技农艺、病虫害防治等全方位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人员、设备、条件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宣传长治农产品的“优质、绿色、生态、安全”。

(三)做好蔬菜的产销信息预警服务。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和农产品供求信息,引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合理发展农业生产,避免蔬菜生产和市场价格大起大落。

(四)做好农产品促销工作,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构建蔬菜市场主体框架,完善市场信息体系和服务网络,加快建设蔬菜信息服务平台,强化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创新高端蔬菜产品消费业态和市场。有关部门应该做好农产品的促销流通工作,加大农产品产销对接力度,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建立产销对接平台和产品供求信息系统,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农超对接、农市对接、农企直销等农产品流通方式,尽量避免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长治市统计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2024989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58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87号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