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力助推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2018年上半年,我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3元,同比增加847元,增长6.0%,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一、城镇常住居民收入增长主要特点
(一)从横向对比来看
从绝对额上看,上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95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14687元高266元,在全省各市排名第5位;比位列第4位的朔州(15495元)低542元,比位列第6的阳泉市(14895元)高58元。
从增长幅度上看,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同比增长6.0%,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排名第10位;比位列第1位的太原市(7.1%)低1.1个百分点。
(二)从纵向对比来看
上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高847元,但增幅连续下行了2个季度,比上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
图1:2017年以来长治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图
(三)从内部结构来看
上半年,城镇常住居民收入结构保持基本稳定,各类收入增收亮点凸显,工资性收入仍为增长主力。
一是各类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四大类收入持续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10165元,同比增长5.9%;经营净收入1777元,同比增长5.0%;财产净收入871元,同比增长4.8%;转移净收入2140元,同比增长7.9%。
二是收入结构基本稳定。今年上半年,工资性收入占比为67.98%,经营净收入占比为11.88%,财产净收入占比为5.82%,转移净收入占比为14.31%,由下图可见四项收入占比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图2:2017上半年及2018上半年长治城镇居民收入结构
三是工资性收入仍为主导因素。从收入占比来看,工资性收入占比达67.98%,从增收贡献率来看,工资性收入贡献率达66.8%,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4.01个百分点。比重和贡献率均超过其它三项收入之和,继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二、城镇常住居民收入增收因素
(一)宏观经济稳步向好,为居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3亿元,增长21.75%,地区生产总值726.3亿元,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7亿元,增长9.6%。
(二)就业形势良好,工资性收入有保障。
目前,城镇新增就业18756人,占全年目标任务4.1万人的45.7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9%,低于省控4.2%的目标要求;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54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907人;创业带动就业人数3876人,占全年目标任务8700人的44.55%;转移农村劳动力17441人,占全年目标任务35000人的49.83%。
(三)民生政策不断出台,转移净收入持续增长。
一系列民生政策的出台,拉动转移性收入增长。一是养老金标准的提高,2018年3月下发了《关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的通知》,在全省基础养老金提高至每人每月85元的基础之上,我市基础养老金提高至每人每月90元。二是按照《关于调整我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要求,四类地区月增幅达到80元。三是根据《关于提高到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工资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到县(市、区)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见习)期满考核合格后的级别(薪级)工资,按地区分别高定一到两档或一到两级。
三、影响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
目前,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但增速较低,要完成全年7%的目标任务,仍面临各种压力。
(一)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目前我市经济的增长态势稳定增长,但当前全市经济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力阶段,经济中的总量性、周期性、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工业生产主要靠煤焦钢等传统产业的增长带动,民营经济活力不足、小微企业发育很不充分,居民参与经营活动少且规模小,经营收入总量小、增速慢仍然是增加居民收入的最大“短板”。
(二)增加城镇居民工资收入的内生动力不强。
工资性收入独大,收入增长对政策依赖程度较大。从居民收入结构来看,工资性收入比重最大,且对政策依赖性较大,造成收入来源单一,不利于收入全面、多样化发展。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因素看,政策性因素影响仍占主导地位,这些政策拉动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步减弱。因此,今年一旦没有新的刺激收入增长的政策出台,工资收入增速将很难加快。
(三)财产性收入结构单一、增收空间狭小。
财产性收入来源渠道单一,随着城市改造进程的加快,一些地方城中村居民的出租房屋收入减少,一些原来靠煤炭等资源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对居民的分红减少,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有待提高和投资收益的不稳定现状也制约了财产性收入的增长。
四、促进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建议
(一)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按照省、市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发展目标,自加压力、主动作为,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创新驱动为引领,奋力推动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二)建立工资增长机制
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市已出台的增加居民收入的政策,确保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机关事业单位正常增资等政策落实到位。针对我市工资水平偏低的问题,制定和出台覆盖面广、力度大的增加收入政策,加大绩效、考核等奖补力度,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加强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继续发挥工资拉动作用,刺激消费增长,促进全市经济稳步、快速、向好发展。
(三)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居民双创增收。
积极落实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若干政策措施,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加大扶持政策,引导居民创业活动,建立政策措施监督机制,积极为居民创业活动服务,鼓励大众创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居民经营收入。
(四)完善社保体系,提高转移净收入。
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转移支付标准,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赔付标准,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加强住房、养老、救助等保证力度,切实提高城镇居民的转移性收入水平。
(五)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合理引导居民通过债券、股票、基金、保险以及不动产进行投资。规范企业市场经营环境,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创造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