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最新数据和分析 > 正文内容

长治市上半年生猪养殖发展现状简析

2018-07-30 11:37 来源: 长治市统计局

我市沿着全省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坚持走“特色优质、生态高效、资源节约”的内涵式发展路子,以建设猪业强市、特色市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现代长治生猪产业。

一、上半年生猪生产情况

上半年我市生猪存栏汇总数据为59.5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2%,生猪出栏汇总数据为52.7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1.6%。其中一季度我市生猪出栏数为25.8万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5%;二季度出栏数为26.9万头,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5%。

生猪存栏全市有10个县区都在增加,整体情况良好。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武乡县石北乡今年新建了新四海种猪场养殖仔猪,存栏19026头,存出栏分别比同期增长93.9%,11.2%;襄垣县去年北底乡阁老凹村新建的二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及下良镇西故县村的大华宇牧业有限公司进行了扩建,规模达5000头。

二、生猪价格分析

1、生猪价格波动情况。

1月份开始,价格就持续走低3月份,猪价已跌破10元/公斤;从4月份开始,生猪出栏价格“回暖”;截止6月末,已回至11/生猪上半年外调价格平均在9.6元/公斤左右,仔猪15公斤-20公斤左右的市场贩卖价格在23元/公斤左右。 猪肉价格在25元/公斤左右

当前生猪价格比前期有所上涨,但上涨速度慢,养猪户还在承受着养猪熊市的煎熬,失望多于希望。但饲料价格却呈现稳中上涨的趋势,其中玉米(14%水分)1937元/吨,豆粕3197元/吨,导致养殖者受到前后夹击,猪粮比价加速回落,养猪效益在盈亏点上徘徊。终端肉类销售价格也一路慢涨,除消费低迷外,主要还是屠宰企业库存压力大,导致价格难以提振。

2、生猪价格上涨的因素。

1)能繁母猪存栏下降是猪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环保趋严,禁养;散户退养,母猪减少;公开的母猪存栏数据一直下降。从去年10月份开始,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生猪养殖产业亏损严重,规模养殖场通过缩减能繁母猪存栏积极应对,能繁母猪存栏下降导致商品肥猪出栏大幅下降。

2)高成本推动生猪价格。饲料、运输和工资成本不断上涨,造成养猪成本增加较大。再加上防疫、运输、用地、环保等支出都有较大幅度上涨

三、存在问题

1、养殖成本的不断攀升。近年来,生猪生产成本不断上涨。除了传统的人工、水电、土地等成本不断上升外,环保成本迅速增长,目前每头猪的环保成本需要30-40元以上。

2、养殖环保政策持续收紧。政策收紧下,养殖场拿地难度增大、环评要求提高、以及环保税开征,行业竞争门槛进一步抬升。

3、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乐观。重大疾病虽然少有发生,但常见病多发。同时,由于养殖户和部分屠商法律意识的淡薄,生猪(猪肉产品等)出售检疫率偏低,增加了疫病扩散的风险。

4饮食结构趋向多样化。如今人们的饮食消费结构已大大发生改变,未来猪肉消费将进入增速放缓的时代。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出现疲软,膳食结构更加均衡,食物摄入来源更加多样,猪肉消费量减少这是客观现实。

四、几点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首先部门间强化沟通协调,强化项目资源整合,尽可能帮助减轻规模养殖户前期资金投入的压力;其次要完善生猪生产和市场统计监测制度,及时发布生猪存栏、结构和出栏数量等信息,引导养殖户合理调整养殖规模,规避市场风险,防止生产大起大落。

2、大力推广生态养殖。对于小散户可以联合周边养殖户抱团取暖,走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或者充分利用城区的地理优势,走生态养殖的道路养殖生态猪,抓住现代人对原生态的追求,推广优质猪肉生态猪,打造地区品牌生态猪

3加强能繁母猪培育。引导和鼓励生猪养殖场户,不定期地淘汰年龄偏大、产仔率低的能繁母猪。积极培育优质后备母猪,为生猪高峰生产打好基础。

4、推进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引导建立大型企业为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为纽带、适度规模养殖场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实施“互联网+生猪”发展战略鼓励龙头企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

5加强疫病防控监测。进一步加强口蹄疫等重大疾病防控,统筹做好生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防控指导。

 

长治市统计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2024989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58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87号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